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
善种植物可养生“治未病”
作者:佚名  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  点击数907  更新时间:2010-06-07 22:01:24  文章录入:admin  责任编辑:admin
我们知道,古代中国人运用堪舆学营造居住环境,其目的是吸收天地之精华,从自然界的山水环境、气候环境、植物环境中吸收对人类有益的元素,使居住者阴阳平衡、健康长寿。堪舆学认为,天地万物都可以纳入阴阳五行的范畴内,人类掌握天地万物的阴阳五行的特性,就能营造出有利于居住者生存繁衍的和谐人居。种植摆放植物,除了要充分利用植物净化空气、吸收微粒灰尘和有害气体外,还要进一步了解植物的阴阳五行属性,利用植物平衡人体的阴阳,补充人体的五行所需,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。

   

人得“全气”植物得“偏气”

 

在分析植物的阴阳五行属性之前,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传统中医中药学在这方面取得的成果。众所周知,目前我国约有12000种中药,其中大多数是植物药,所以中药又称中草药。中医认为中草药能治病,其理论依据是阴阳五行学说。中医中药学认为,人与万物皆天地所生,天为阳气,地为阴气,阴阳二气互相作用而成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行,行可解释为运动,所以中医学又称五行为五运。阴阳二气互相流行,形成火、热、风三阳气和寒、湿、燥三阴气,中医学称为六气。天地阴阳二气的运行反映于人身,则阴阳二气化生男女,五运化生五脏,六气化生六腑,是人得天地之全气。地球上草木金石、禽兽昆虫,也是秉天地阴阳之气而生,随五运六气而长,它们与人类的不同在于不得天地之全气,仅得天地之偏气。所以中草药的药性或偏于阴,或偏于阳,或偏于寒、或偏于热。人身之气偏盛或偏衰则生病,中草药治病的原理,就是借中草药的偏性来纠正人体阴阳的偏性,“疗寒以热药,疗热以寒药”,使偏盛或偏衰的阴阳之气重新恢复相对平衡。

 

五味药治心肝脾肺肾

 

传统中医认为,中草药的药性有“四气五味”,所谓“四气”,是指药性的寒热温凉,所谓“五味”是指药性的辛、酸、甘、苦、咸。这种药性理论正是用阴阳五行来构建的。温热为阳、寒凉为阴,甘属土,酸属金、辛属木、咸属火、苦属水。木性之药治血补肝;金性之药治气补肺;土性之药治阴阳补脾;火性之药治神补心;水性之药治精补肾。

既然中草药有“四气五味”的药性,植物当然也有阴阳五行的属性。植物的阴阳属性可以通过其生长习性来区分,喜欢阳光耐高温的植物属阳性,如无花果、玫瑰、茉莉、凤梨、发财树、牡丹、杜鹃、菊花、芍药等植物属这一类;喜欢阴凉,较耐寒的植物属阴性,如常春藤、绿萝、文竹、龟背竹、万年青、巴西铁等植物就属阴性植物。

 要区分植物的阴阳较易,但如何划分植物的五行就复杂得多。当然我们可以根据中医学的原理,用植物的气味来区分,但涉及药性和五行理论,一般人不易掌握。比较简单的方法是通过植物花朵的颜色来区分。一般来说,绿色属木、红色属火、白色属金、蓝色属水、黄色属土。

 

 植物之间也会“相生相克”

 

懂得阴阳五行原理的人都知道,阴阳五行之间有“相生相克”的作用,所以栽种植物要注意“互补”关系。孤阳不生,孤阴不长,开花结果的植物,喜欢异性同载,不宜同性片植或孤植,如银杏树雌雄同载才能开花结果。因属性不同,很多植物有“相克”的作用,如夹竹桃的分泌物会伤害其他花卉,薄荷、月季等植物的分泌物对临近花卉的生长也有抑制作用。

随着对植物阴阳五行属性研究的逐步深入,国内一些城市的小区已将其运用到小区植物规划中,如上海陆家嘴地区一小区的园林设计者将区内植物划分为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组功能区。肺属金,对应区的保健植物是银杏、朴树、雪松等;肾属水,对应区种女贞、杜仲、桂花等;肝属木,对应区种杨树、棍子花等;心属火,对应区种柿、罗汉松、山茶等;脾属土、对应区种枣、火辣等。在该小区内,居民依据这种规划,根据各自的需要在不同的功能区进行保健活动,取得很好的效果。

 运用中医药治病是“治已病”,通过改造环境进行保健养生是“治未病”。因此,只要我们深入了解各种植物的阴阳五行属性,同时了解家人的阴阳五行需要,就可以营造有利于健康的植物环境,达到“治未病”的境界。


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